市值半月蒸发500亿,“童颜针”何时能“解忧”?

2021-03-05 admin
浏览

春节一过,被誉为“女人的茅台”的上市公司爱美客突然不香了。短短几个交易日,就从2月18日盘中1331.02元高点滑落到了900元下方(截至3月1日收盘),市值蒸发超过500亿元。

  在股价大起大落之下,爱美客上市以来的首次年度股东大会则在3月2日正式举行。投资者和业界对爱美客的关注也在这场会议中再次达到高潮。

  “嗨体的竞品是否会出现?”、“‘童颜针’何时上市?”、“肉毒素产品临床进度如何?”……在交流环节,股东代表的问题齐齐涌向了公司董事长简军。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以嗨体核心产品所拉动的业绩增长虽让简军颇为满意,但在发言中,其同样表达了对新品问世以及新业务拓展的急迫期待。

  眼前的“爱美客现象”已成为国内医美概念股发展的一个缩影——依靠大单品打天下后,产品单一所带来的利润长期增长隐患,以及入局玩家渐多导致的潜在竞争等压力,似乎都为此类公司的未来发展带来不确定性。而当市场发展逐渐成熟,喝下“女人的茅台”的投资者,是否也将迎来酒后的清醒?

  股价大起大落,核心单品利润还能涨多久?

  自从登陆A股以来,业内围绕着爱美客的讨论便未曾间断。在“医美概念股”的加持下,爱美客所创造的股价“神话”亦使得其获得了“女人的茅台”标签。

  不过,这匹新晋白马股的波动也让投资者心惊胆战。记者注意到,自春节以来,爱美客的股价持续下跌,仅仅数个交易日,公司的市值便蒸发了数百亿元。除此之外,监管部门的关注似乎也在向市场的投资热情进行降温。

市值半月蒸发500亿,“童颜针”何时能“解忧”?(图1)

  据爱美客3月2日披露,公司副总经理兼销售总监勾丽娜丈夫被做实短线买卖公司股票,收到了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的警示函,公司股价也在当日再度下行。

  “爱美客现在的股价透支了之后的业绩增长预期。”一位不愿具名的医药行业投资人士表示,此前机构普遍看好爱美客主要是因为玻尿酸和肉毒杆菌毒素商业化多年,产品不易轻易迭代,医疗美容器械属于消费自选项目,没有集采风险,且复购率高,是门好生意。但因为爱美客前期涨幅过大,因此也造成了公司估值过高。

  不过,二级市场的大起大落并没有过多影响公司高管和股东们的热情。股东大会会议开始前,参会的机构代表和个人股东们大多在低声分享着各自的投资收益,《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也以股东委托人的身份,现场直击了这场股东大会。

  根据爱美客不久前公布的其登陆A股以来的第一份年报,公司2020年实现营收7.09亿元,同比增长27.18%;实现归母净利润4.4亿元,同比增长43.93%。其中,以嗨体为核心产品的溶液类注射针剂的营业收入便高达4.4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2.85%。

  记者梳理发现,所谓“嗨体”系爱美客旗下一款“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复合溶液产品”的商品名,于2016年底正式获批,也是国内目前唯一一款针对颈部皱纹改善的合规玻尿酸复合注射产品。而或也正是嗨体在颈部医美细分赛道的“垄断”地位,以及该产品超90%的毛利率水平,促使了资本对于爱美客的火热追捧。

  对于嗨体的市场表现,简军也颇为自信。据其介绍,2017年至今,嗨体产品的(利润)增长率逐步在提高,公司预计其未来一段时间将依旧保持这一势头。

  对此,爱美客方面则对记者回应道,目前市场对抗衰类型的产品需求比较旺盛,嗨体经过前期的市场培育和学术推广,比较好地迎合了这个契机。但其坦言,未来市场上肯定会出现针对颈纹问题的产品,因此公司当前更关注如何利用先发优势,打造嗨体的品牌影响力,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

  此外,爱美客方面还对记者表示,虽然透明质酸钠类填充剂产品在医疗美容注射类产品中获批产品数量非常多,但市场空间依然非常广阔。因此,不认为会进入到价格战,公司也不会通过价格战的方式抢占市场份额。

  回应“熊猫针”跨适应症使用:产品名并非指向黑眼圈疗效

  值得注意的是,爱美客曾于去年6月推出了嗨体系列的一款新品——嗨体熊猫针(以下简称熊猫针)。但对于这一产品的市场应用层面,一些“不规范”或“擦边球”迹象却显得明显。

  记者调研了解到,在下游医美医院中,熊猫针正广泛被定义为一款“眼周抗衰”产品,并被宣传具有“淡化?黑眼圈”、“去除眼纹”、“抚平泪沟”等功效。在新氧等医美平台上,一些医院甚至对该产品使用了“眼周小熨斗”的宣传标语。

  记者查阅爱美客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备案资料,包括嗨体在内,其已获得注册证的医疗器械的几款产品临床用途也分别体现为纠正颈部皱纹、额部皱纹和鼻唇部皱纹,并无应用于“眼部周围”的体现。因此,熊猫针在下游市场的营销口径与其适应症的不匹配现状,也引起了外界的注意。

市值半月蒸发500亿,“童颜针”何时能“解忧”?(图2)

  有关这一情况,简军在股东大会上亦作出回应。其表示,任何医药产品和III类(医疗器械)材料产品的批复,必须得有适应症这样一个评判的标准。“熊猫针”这一名字原本是要突出其区别传统嗨体,而更加“珍贵”的属性,而并非指向了产品对熊猫眼、黑眼圈的疗效。

  “我认为它(熊猫针)是一个在营销上成功的案例。”简军直言道。但对于操作医生在对熊猫针的适应症判定,以及其操作过程是否超出了监管的认定范围等问题,简军并未直接回应。